2)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气象_大明雍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书法上有些造诣,不过是庸碌之才而已。

  可惜朱厚煌要的不是书法家,而是能臣干吏。

  唐寅没有儿子,所谓唐兆之是唐寅过继过来的儿子,而且是死后办的,无非是觉得唐寅在东雍的产业不能落到外姓手中。

  朱厚煌其实想让唐寅的女儿继承唐寅的一切的,但是这明显与宗法做对,即便唐寅的女儿也不愿意。朱厚煌只好作罢。

  朱厚煌决定培养王阳,让王阳继承唐寅政治上的遗产。毕竟唐寅虽然不是什么能臣,但是有救驾之功,与东雍的老臣都很熟悉,有交情,如果王阳有才能的,朱厚煌提拔的府县官员之中,王阳早就上去了。

  只是王阳是一个不争气的。朱厚煌无可奈何,就将他留在中枢丞相府之中了,在中枢升官快。但是已经绝了在政治独挡一面可能。

  朱厚煌说道:“唐卿救孤一命,孤岂能忘记。”

  第三个封侯的不是别人,是陆完。

  陆完以开拓之功,屯田之功,水利之功,封长洲侯。

  陆完已经病死数年了,不过陆完死后,大明与东雍的关系急剧恶化,所以陆家站在大明一方了,甚至陆完晚年也后悔过在东雍任职。

  不过不管怎么说,陆完都是为东雍立下了大功,没有陆完,东雍开发根本没有那么快。而且陆完也当过东雍长史这个位置。

  朱厚煌已经决定为东雍建立一个政治潜规则,就是丞相必封爵。

  朱厚煌设计的规定之中,东雍的丞相是有任期的,也不会经常更换。只要这丞相并不因为犯罪下台,朱厚煌都会给一个体面。封一个爵位。

  但是这个爵位高低,就要看这个丞相在任期间的功劳如何了。

  不过,有一任东雍长史却错过了,就是杨慎。

  朱厚煌一想起杨慎,还是满心怒火无处发泄,又怎么会为杨慎封爵,更何况,杨慎也绝对不会来领这爵位的,岂不是更加丢脸吗?

  陆完的爵位没有人来谢恩。

  第四个封爵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以教化之功,平定安南之功,开创纸钞之功,等数功封为新建公。

  本来朱厚煌绝对,以王阳明的功绩虽然高,但是不应该封公,应该封侯就行了。毕竟东雍的封爵与大明不同,大明封出的是虚的,而东雍封去的是实打实的土地。

  所以朱厚煌对封爵卡的很紧,而且王阳明不比之前那些人,王阳明还活着,一旦王阳明再建大功,该怎么办,是封王吗?

  最少朱厚煌还没有封王的想法。

  但是谁教王阳明与别人不同啊。王阳明是东雍除却朱厚煌之外,唯一有大明爵位的人,新建伯,有这个新建伯打底。朱厚煌封爵不能太低的,最少不能单单封伯,不仅仅封伯不行,连封侯也都有些小气了。

  朱厚煌犹豫的时候,忽然想起刘邦与项羽,刘邦为什么能得天下,就是因为他出手大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