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1章 心虚的韩墨_大宋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这里的时候,宗颍自己都有点不寒而栗了。

  整个大宋朝,理论上的所有军队加在一起,人数应该在三百万上下。

  抛开各地镇守的军队,维护地方治安的军队,再除掉那些吃空饷的名额,刨除掉三成的老弱病残。

  整个大宋朝上下能够调动的军队数量,哪怕是加上厢军,这人数也绝对不超过六七十万!

  而现在这个时候,光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河东,陕西4个地方,准备进攻辽国的军队,人数就已经超过了40万。

  赵榛到最后能够纠结起来的军队人数,应该也就是在二三十万上下。

  如果真要是面对着七八十万的叛军的话,就算是光想想宗颍都感觉有点后怕了。

  "这账可不能这么算,一群乌合之众,难道能跟西军的精锐比吗?平叛之战的胜利是肯定的,这一战的胜负其实并不在战争本身,而在于朝廷能不能快速的平定这场叛乱,能不能把这场叛乱的损失降到最低!

  打仗这种事情从来就是烧钱,在所有的叛军之中,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起义军,做起事情来往往是最偏激的。

  很多时候他们并不会考虑普通百姓的死活,也不会去考虑什么战后重建的问题。

  能够带走的东西全部带走,能够抢走的东西全部抢走,抢不走的带不走的,最后只能是一把火烧光。

  等到他们自己彻底失败的时候,所有被他们折腾过的地方,肯定都是一地的鸡毛鸭血。

  东南之地,可是,朝廷的赋税主要来源。

  尤其是在现在这种,马上就要打灭国之战的时候。

  一旦北方的战事陷入僵持,比拼的可就是国力的消耗了。

  这大宋朝的军队,如果守城作战的话,或许问题还不大。

  可是,如果是在野外和辽人打遭遇战的话,哪怕是有种师道这样的名将指挥,这胜负也只能在五五之间。

  要是换成童贯的话,韩墨甚至都不敢想象,这仗他们最后会打成什么样子。

  万一战事焦灼起来,对后勤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河北那边就算是徐处仁做的很不错,可是,想要用一路的财赋供养一场大战,那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所以在这种背景之下,快速平叛,把损失降到最低,把战争对东南经济的伤害降到最低,这才是给整个北宋王朝保留最后一丝元气的最好办法。

  "话是这么说,可是蚁多咬死象啊!

  "行了,我们两个就不用在这里杞人忧天了,这些事情说到底还是得那些相公们来拍板,不过这个消息的到来倒是正好,可以让官家快点下定决心,你还是尽快回去准备吧,对了,我给你的名单传回去了吗?

  看着他这副忧心忡忡的样子,韩墨直接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再次转移了话题。

  "名单我倒是传回去了,只不过你说的这些人到底在哪儿啊……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