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3章 面授机宜_杨门秘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京师的时候,正赶上北方突现寒流,整个京畿之地都遭遇了倒春寒,兼且天降大雨,连绵不绝,一路上走得甚是辛苦。

  因为皇帝是急诏,所以我们一回到京师后,在家中稍微清洗了一下就被传到了宫中,觐见太宗皇帝。

  若说在雨雪的时候,京师之中还能保持洁净的地方,那就惟有皇宫了。

  青石铺就的地面被雨水冲刷过后,反而显得更加干净,整个宫城之内焕发出来的都是一片朦胧的青灰色,高大的宫殿之上的金黄色琉璃瓦散发着柔和的光晕,高大的石兽雕塑也被洗刷一新,雨水顺着高昂的兽头流了下来,滴答滴答地在地板上砸出一个个小坑来。

  “杨大人请——”领路的小太监非常客气,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不时地回过头来看我是否能够跟上。

  “请——”我伸出手来做一个请带路的姿势,一面有些好笑。

  一般能够得到皇帝亲自召见的,都是些德高望重的老臣,再就是来自民间的饱学之士,这些人虽然很受尊重,但是年龄不饶人,腿脚大多不便,因此行动迟缓,常常是一步当作两步来走,因此小太监们经常要从旁协助的,久而久之,便成习惯了。

  皇帝在书房里面接见了我。

  “臣杨延昭奉旨见驾,万岁万万岁!”我依足了礼数,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一般来说,行完礼之后,皇帝就会说爱卿平身之类的话,然后神采飞扬地勉励一通,再说明一下要执行什么任务,最后会许诺事成之后有什么奖励,我想今次也不外如是。

  结果久久没有听到皇帝说“平身”二字,我就那么趴在地上傻等着,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心中不觉有些嘀咕。

  大概过了总有三分钟的时间,太宗皇帝终于开口说话了,不过一开口就语出惊人,“杨延昭,你可知罪?”

  我有些发呆,看惯了电视的人,必然知道皇帝问这种话的时候,心态是比较复杂的,要么是掌握了对方确凿的犯罪证据,要么就是危言耸听出言恐吓,而应对的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完全的奴才嘴脸,不管皇帝说什么,都答以“臣惶恐,臣罪该万死!”而另一种则是纯粹的忠臣清官形象,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迎视皇帝的目光,连称“臣忠心国事,为陛下鞠躬尽瘁,何罪之有?”

  不过我总结了一下,前者基本上都是得到了皇帝的庇护,所谓雷声大雨点小,可能还会得点小甜头,而后者基本上是要倒血霉的,越是敢于同皇帝顽抗到底的,皇帝就越要将他打翻在地,并且踏上无数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而要背上一个诸如“里通外国,图谋不轨,狼子野心,祸国殃民”的罪名,遭到全国上下军民人等的共同唾弃!

  因此我虽然不知道太宗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却也知道趋吉避凶的道理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