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1章 规模生产_杨门秘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进场地之后,我才发现手下人干活儿的效率还真不低。

  整个场地超过了五十亩,已经全部搭起了架子,顶上以芦棚遮蔽阳光,下面再加上布幔,使光线不得进入,而温度又比较高一些,每隔一段距离,便有火盆,可以用来提升夜间的温度,确实很适合培养霉菌,大缸密集低排放在一起,中间却留下了加水和运输的空道,丝毫不显得凌乱。

  一眼望过去,大概有上千口缸的培养液,着实壮观!

  “这些就是用来制药的大缸?”尽管王小姐博览群书,天生聪慧,也没有料到我会搞出这么大的场面来,她一直以为我只是弄了几间房子来制药而已,此时看到之后,不由得有些惊呆了。

  “是啊——”我淡淡地回答道,“治疗一个病人一日所需要的数量,一般是十口大缸,若是时间长一些的话,可能这些都加起来也不够用。”

  王小姐走到近处看了看,发现大缸里面都是青色的液体,表面上漂浮着的各种绿毛显得比较恶心,于是好奇地问道,“难道大人就是这些东西救了我?”

  我点头回答道,“不错,正是这些东西!不要小看这些绿毛,他们对于治疗战场上因为刀伤而化脓的伤情非常有效,可以挽救不少人的性命,即便在平时,用于治疗伤寒什么的也非常趁手,几乎是立竿见影,只是生产起来比较缓慢一些,一大缸的培养液一次只能养出少许,而投入的人力物力却令人感到吃不消。”

  这也是令我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发现了好东西,却因为现实条件所限制而无法大规模应用,就如同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在面对一群被割伤手腕血管的人,却没有止血的东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个个死去一般难受。

  王小姐详细地看了我们生产青霉的过程之后,便有了计议,说自己有办法改善产量低下占用资源过多的现状,问我是否愿意采纳她的建议。

  “这当然是好事,我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我笑着回答道。

  其实对于抗生素的应用,我心中是有些惴惴不安的,这东西是双刃剑,运气好了可以治病救人,运气差了立刻会要人命,若不是看在王石雷一副心痛欲死的份儿上,说什么我也不敢用这些绿毛来入药。

  不说别的,用如此简陋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东西,很有可能就是各种菌类的混合体,那东西的毒性非常大,如果随意使用,患者基本上是九死一生。在霉菌到抗生素的生产过程中还有一些相当重要的提纯去杂再加工的步骤,以降低毒性和增强能效,可惜这些东西我就不得而知了,这一次侥幸没事儿,确实是老天庇护了!

  只是没有想到王石雷的这位堂姐老婆居然对这东西很感兴趣,于是我便将其中的原理向她详加说明,并说明了其中的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