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章 曲意逢迎_杨门秘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话之间,赵普已经走到了士子们中间,言谈之间甚为相得,立刻有人换上了新的酒席,恭请宰相上坐。

  赵普倒也毫不客气,点了点头就落了座,然后温和地招呼大家也入席。

  众人按照主人给安排好的位置各自入座后,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犹如老僧入定一般,丝毫不敢有逾矩的行为,单等着当朝宰相教谕。

  看着赵普坐在上面的样子,我不由得想起了史书上对他的评价,赵普历事太祖、太宗朝,凡三次为相,出入朝廷三十余年,助太祖削诸镇兵权,集精兵汴京,使强干而弱枝,又统一地方人事行政及财税权,使皆归朝廷统筹,居功至伟。可惜他气度不宏,遇事有成见,不免恃宠而专断,阻贤失分。

  再联想到身属秦王一党的副相参知政事卢多逊曾经与其素有旧怨,而太宗皇帝却把他的老对头重新提到了相位上,很显然当今皇帝已经想要对付秦王了,赵普这个老臣子在朝野中都很有影响,有他襄助自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看来,对这个老家伙还不能等闲视之呀!”我暗暗提醒自己道。

  “这些都是今年被录取的士子们么?”赵普坐定以后,朗声问道,他的面色黎黑,鹰眉虎视,话语之间还带着一些河洛口音,显然也是本地人无疑。

  “相爷,前五十名内的士子们多数都在这里了。”赵普旁边有一位四旬左右的中年人答道。

  “恩,好,好啊!这些都是我大宋朝的栋梁之材啊!”赵普捻动胡须笑着问道,“这一科的会元可曾来了么?”

  “人倒是来了,却不曾见到。”陪同的那人有些迟疑,目光在我们这些人中间搜寻着。

  我放下手中的酒杯,站起身来,向着赵普行了一礼道,“学生杨延昭见过赵相。”

  “呵呵,原来贤侄你早到了啊!”赵普笑着站了起来,连连摆手道,“无须多礼,无须多礼了!我与你父继业公同朝为官,算不得生人,何况圣上为了表彰你大破契丹之功,已经赐了你四品的勋衔,我们已经是一殿之臣了!再说这里是私宅之中,谈得是坐而论道,大家不必心存忌讳啊!”前面的几句话是对我而说,后面则是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

  我先道了谢,然后奉承道,“虽然相爷气度宽宏,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但是晚辈们却不敢妄自尊大,目无长者。老相爷无论是资历还是功德,都是大宋臣子中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小侄自幼耳濡目染,早就心仪不已,今日得见,果然是神仙般的人物,自此无憾矣!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能得老相爷一番耳提面命的训示,实在要胜过多读十年糠蚍之书啊!”

  我的一番话过后,满堂的士子们先有一半面露恶心之色,深深不耻我的为人,万万没有想到名扬京师的以忠直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