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二章 连夜出队_太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世历史上,除了小刀会在上海发动起义占领过上海之外,太平天国曾经三次攻打上海,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按照太平天国高层的决定,忠王李秀成乘胜挥师东征苏、常,并进图上海,但李秀成击破洋枪队后,在城下遭到英法和清军的联合阻击,数日未克,后来嘉兴告急而不得不撤退。1862年二攻上海,李秀成自杭州率军北上,再次进军上海。但在宝山和高桥接连受挫,只得后撤。同年三攻上海,李秀成在苏州接到嘉定、青浦等地相继失守的报告后,立即集结精锐三图上海,5月14日,率军由昆山至太仓,17日重创清知府李庆琛部5000余众,即派军进逼宝山、吴淞,亲率大军攻占嘉定、青浦等地,但最终还是没能攻占吴淞、宝山等地,在洋人猛烈的炮火下,太平军损失惨重,最后只得放弃。

  研究过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萧云贵知道,太平天国当年在小刀会起义的时候,未能及时应援和小刀会合兵一处是一个重大失误。上海做为华中地区唯一的贸易港,其地理位置比其他四个开埠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历史上清军在国库匮乏的情况下,正是靠着上海繁华的商业和贸易,靠着进出口的关税,维持了江南大营的钱粮,后期更是淮军直接的钱粮来源,同时上海港还在漕运不通的情况下,做为海运的大港,承担起了江南钱粮往北海运的基地,在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上海港更是直接成了英法美等列强援助清军武器的直接贸易港,英法美等列强组成的洋枪队也是直接到上海后,开始参加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

  所以上海在后期成了李秀成的眼中钉。不惜三次攻打,但无奈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李秀成始终无法攻克吴淞和高桥两地,完成对吴淞口的封锁,上海城得到自黄浦江而来的货船、商船支撑,有着源源不断的军火和兵员,始终攻不下来。

  高桥,一名清溪,位于上海东北部,三面环水。与吴淞隔江对峙,扼吴淞口之咽喉,地势冲要。明成化、弘治间,已成市集,商贾颇盛。民国年间。又隶上海特别市,商业更胜。以其地理位置特殊。无论是太平天国战争。还是后来的解放战争,高桥均为兵家必争之地。

  大帐内周立春说完之后,萧云贵点点头道:“周老英雄和青浦义军对上海地理熟悉,可为向导,但周老英雄可知吴淞、高桥等地清妖部署?”

  周立春摇摇头说道:“吴淞炮台当年就曾经和英夷大战过,官军提督陈化成就是战死在吴淞炮台。当年英夷进兵之时。陈提督调集数千兵马、火炮两百余门镇守吴淞,沿黄浦江口西岸发动民夫修筑土城达十余里,上筑火炮土墩,加固东西炮台。当时老汉还年青。也算是一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