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七章 产业革命_太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云贵很纳闷这个三十多岁的吴中汉子为什么嚎啕大哭起来,他的初衷只是想让苏褔省这些织户乡官们看到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从而让他们萌生和官府合作开办新式纺织厂而已。【最新章节阅读】

  英国的纺织行业早就已经完成了产业革命,即进入到利用动力驱动的集中性大工业生产方式。西欧国家纺织工厂迅速地发展起来,大量的“洋纱”、“洋布”倾销到中国来,几乎把中国的纺织手工业摧毁。萧云贵要为本国织户谋求出路,唯一的办法也就是走产业革命这条路而已,况且这也是让古老的农业国开始出现资本和市场的最好方式,同时也会带动国内其他工业变革。

  历史上中国动力机器工厂化纺织生产是随着近代军事工业诞生而开始的,是极为被动和无奈的。鸦片战争以后,有些当权人物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武器不良,因此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运动开始,清廷逐步兴办了官营军事工业。到了70年代以后,才扩展到了军用纺织品生产。如左宗棠办的兰州织呢总局,于1880年投产,这是中国除以外第一家采用全套动力机器的纺织工厂。

  但机器购自外国,聘请外国技师管理生产,产品直接供应军需,根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同一时期外国资本家也开始在中国建纺织厂,如法国人在上海办的宝昌缫丝厂也在1878年投产。这个时期,除了各省地方官吏陆续兴办的官营纺织厂和日益增多的外国资本纺织厂之外,地方士绅也逐渐合资办起民营和官商合营的纺织厂。如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创办配备小型脚踏缫丝机的民营缫丝厂,后来改用蒸汽动力拖动。1889年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正式开工。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兴办湖北织布局和湖北纺纱官局。1891年又成立官商合办的华新纺织新局。1894年又设湖北缫丝局和湖北制麻局。同年官督商办的华盛纺织总厂开工。1895年民营的上海大纯纺织厂开工。1896年,宁波通久源、无锡业勤纺织厂相继开工。这时全国中外资纺织厂中,仅棉纺已有12家。41.7万锭。

  相对满清产业变革的滞后,西殿在苏褔省却没有那么多的顾虑,苏褔省传统织户们破产在即,正是开始进行产业变革的好时机。织户们有经验,有廉价的人力,萧云贵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引入西洋的技术和机器,并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萧云贵甚至打算将整编后的军用服饰订单都交给这些还没有成立的官民合资纺织厂去做,为何那叫陈田的乡官没等自己说完就抱着机器织出来的布匹嚎啕大哭起来了呢?

  萧云贵当即命人扶起陈田,随后带着众乡官来到西花园的偏厅内,向众乡官们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