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八十八章 随即释怀_太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给杏贞的密信能有多大作用,萧云贵心里有数,这步棋虽然也是他一石二鸟的阳谋,但内心里他还真希望会发生奇迹,清廷会答应局部停战继而抽调兵马北上抗击英法联军,他并不希望英法联军像历史上那样攻克北京、火烧圆明园,那并不是清廷的伤痛而是整个民族的耻辱。

  黄淮地区集中了江北数省的清军,新军、绿营等等清廷正规军兵力不下二十万,尚有很多地方团练兵马辅助,像毫州苗霈霖部清军团练就多达三万人马。是以在江北地区,清军总兵力达到了八十多万。虽然江北清军兵力甚多,但好在这些兵马要镇守的地方很漫长,从山东南部、安徽北部、河南南部一直延伸到荆襄之地。通过局部停战,促成清军北调,减轻当面敌军总数,从军事意义上来讲是有利的。

  但假若清廷不愿意局部停战,那萧云贵也可以通过这件事达到让天下汉人看清楚清廷的真正面目。是以在彭玉麟等人走后,代表着太平天国官方的一些报纸充当起喉舌来,开始着重评论此次清廷与英法之间的战争。

  历朝历代以来,不论面对什么情况,国人还是有一点优点的,那就是在内部无论打得多凶,但面对外侵的时候,总还是能互相同情和支持。

  当天国官方报纸开始报道英法联军北侵之后,天国治下的多数军民百姓还是抱着同情北人的态度在评论此事,广州棉花商会开出五万两的赌注赌英法联军战败就是一个例子。同样是黄皮肤的人总还是乐意看到同胞能够战胜趾高气昂的白种洋人,以至于他们忘记了支持昔日的洋兄弟们。

  随后的报道开始出现了倾向性,从英法联军占领山东地区的海港后一些胡作非为。到英军扣押三十多艘平民商船事件,再到近期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后的烧杀抢掠,太平天国的官方报纸出现了对英法联军不友好的指责。

  为此留在天京的英国领事阿礼国和法国领事顾思相继向太平天国提出了抗议照会,要求天国收回对联军的这种负面报道。但太平天国礼部强硬回复说,报纸只是报道了事实,而天国的军民百姓有权力知道事情的真相!

  阿礼国和顾思异常愤怒,但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太平天国的这些报纸是如何得知千里之外发生的事呢?要知道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可都是封锁消息了的。这个谜底直到战后才揭晓,原来英法联军中有不少军官在上海时期都曾今借下巨额的债务,债权人虽然都是民间商人。但他们背后都有太平天国的影子,作为免除债务的条件就是这些军官提供联军的最新消息或新闻。这些军官为了减免债务,只得出卖一些消息,虽然这些消息不涉及军事机密。但却让英法联军大为丢脸。这些军官通过太平天国北方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