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六章 哑然失笑_太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云贵的担忧并没有持续多久,深夜时分后方军报再次传来,清军已经被击退,驻守河西务镇的一个步兵团,派出两个营的兵力回援,在下午时分赶到通州大营,然后原本坚守通州大营的骑兵部队得以腾出手来前往前往支援。

  说实话参谋部的各级军官都捏了把汗,传来的消息是数万清军攻打南苑大营,南苑大营留守的千余名步兵能够抵挡得住么?萧云贵虽然表面镇定,但内心也是七上八下的,直到深夜消息传来之后,大家都才把心揣回了肚子里。

  联想到后世历史上义和团运动时,清军数万京城精锐部队,手持先进的武器,在围攻京城使馆区,使馆区内被围者约3000人,当中2000人为寻求保护的华人,外国男性400人,女性147人,儿童76人。保护使馆的包括409名外国水兵及陆战队员,配备三支机关枪及四门小火炮,使馆内有足够水井及粮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当年6月开始的围攻一直持续到9月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清军也没有攻陷京城的外国使馆区。虽然当中清军可能有种种的进攻顾虑。但他们人数众多,武器比之现在不知道先进多少倍。但还是没能攻破洋人的使馆区,足见清军的攻坚能力向来不强。

  南苑大营的太平军在萧云贵的指挥下修建了完备的防御工事,武器更加先进,清军士气低落,不论山西兵也好,还是京城士卒也好,都是久疏战阵的,而且武器落后整整一个世纪,无法攻克千余人守御的大营自然在情理之中。想通此节。萧云贵暗自嘲笑自己过于担忧了。

  随后转念一想,要是清军不顾一切倾巢而出,发动人海战术呢?萧云贵随即掐灭了这个念头,清军能玩人海战术吗?显然不能,听闻京城里的山西兵已经欠饷数月,到了京城后才由京城富户们捐输,补发了三个月的粮饷。京城八旗也只是保证了粮饷发一半的状态,历来清军打仗不问其他,先问粮饷在哪。有粮饷便可出战,无粮饷兵不动窝。所以清廷能动员兵勇守城,而无法动员大规模的军队出城攻击,没钱谁为你卖命?!

  这个情况在清军中普遍存在。就连曾国藩的湘军也是如此,历史上湘军曾国藩就惊叹不已,太平军出队无需粮饷动员。而湘军则必须备好钱粮鼓舞士卒,否则休想能动一兵一卒。到底是为何呢?

  其实萧云贵想漏了一点,那就是清廷的那位西太后。因为她是勉强同意攻打太平军大营的,正是因为她的缘故,清军没有更加坚定的攻击太平军大营,所以李鸿章和僧格林沁只是草草的收兵了事。

  在解决了清军从背后捅刀子的危机之后,第二天清晨,萧云贵再次召见了额尔金和葛罗两位公使。萧云贵毫不遮掩的向两人通报了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