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二十四章 定国之后_太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国日之后第二天清早,萧云贵在乾清宫举行了定国之后的第一次国务会议。在会议上,天国首相左宗棠当场宣布了一系列的政体、官制改革法令,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便是天国中枢内阁的设立。

  内阁制度在明朝时期就出现了,从永乐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皇帝“其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者,以有阁臣票拟故耳”。但是,他们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谁也不愿从己经取得彻底胜利的皇权中,又拿出一部分给阁臣分享。所以内阁进展缓慢,而且始终未能成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而太平天国这次首次将内阁正式定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同时内阁实行责任内阁制度,但不同于英国责任内阁的是,太平天国的责任内阁不向议会负责,而是向太平天国皇帝负责,也就是说假如皇帝对内阁不信任或者臣下文武有弹劾动议,皇帝可以通过内阁听证之后选择罢免内阁或者解散内阁,然后重新挑选组阁人选组阁。

  当然太平天国内阁虽然向皇帝负责,但比起明朝内阁来,权利就比较大了。明朝内阁虽然也有较大的权力,但始终屈服于皇权之下,有明一代,内阁始终未能成为对皇权的威胁。然而太平天国这次的内阁制度改革则是皇权大大的解开对内阁权力的束缚。太平天国内阁既参与立法,又负责行政,实际控制着天国立法程序。同时内阁首相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而太平天国皇帝控制内阁的唯一手段就是内阁听证制度,假如皇帝对内阁的施政有异议,并不能完全阻挠内阁的施政,只能通过罢免内阁来干预。现在的太平天国内阁制度就如同一家上市公司,皇帝是董事长,然后任命的首相是eo,整个公司的运作就由eo来控制和完成,然后董事会和董事长有罢免eo的权力。

  同时因为内阁权力大大增加,而太平天国皇宫之内并没有太监集团。所以天国内阁比明朝内阁更加的权力集中,因为它不需要和太监集团、六部进行争权夺利,这样能保证内阁运作畅顺,不会出现令出多门的情况。

  同时,为了保证有效的监督内阁,太平天国设立了民议院,这个民议院也就是各地平民百姓选出代表来,他们只负责在民议院中提出对国家政务、政策施行的好坏进行评判,最后将评判结果直接送交皇帝御前。皇帝通过民议院的动议来决定内阁的工作成果。这个民议院只是一个信息收集、传达的形式,并没有直接罢免内阁的权力,也不参与内阁首相的选举。不过这种民议院的选举制度是为了将来内阁由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