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72 有土狗?_捡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千多人,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在这里打渔为生。

  虽然这里本乡本土的居民不过四千人,但常年游客却是非常的多。

  因为这里特殊的地位位置,历朝历代各个文人骚客都曾在这里靠港停留,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

  那一年,十四岁的王勃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渔舟唱晚,响彻彭蠡之滨。”

  说的就是这里的渔舟晚唱。

  十四岁就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等千古佳句,那是野史上记载的。

  真正的王勃在写《滕王阁序》的时候,已经二十六岁了。

  领路人楚老头从醒过来到现在一直都是畏畏缩缩,连正眼都不敢看金锋。

  在这个老头的心里,早已把金锋当做了怪胎。

  楚老头也是一个命苦的人,老伴死得早,两个孩子很有出息先后考上名牌走出了这里。两三年才回来一次。

  按说楚老头日子应该很好过的,但事实却是更加的凄惨。

  大女儿落户天都城,光是买房子的首付都给不起。小儿子在天堂之城,那边的房价早就飙到三万,好一点的地方都是四万五万起。

  而且还是交了全款才给看房。

  这也算是奇葩了。

  楚老头一年到头不停歇的跑,也就十几二十万的收入,不吃不喝攒十年都给不起这个钱。

  没房子,那就别说其他事,楚老头也知道这个道理。

  所以楚老头就打起了歪主意。

  他知道镇子里有个地方有墓,这个秘密是自己在很多年前就发现的。

  当时的他根本不敢打这里的主意,直到现在被逼无奈才想了这里。

  这个秘密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

  但楚老头根本不懂怎么弄,因为那地方很是特殊。

  于是乎,楚老头就找到了陈金平。

  陈金平跟楚老头有些沾亲带故,听了楚老头的话以后还不太愿意来,只是叫了一个二把刀伙计跟着楚老头回去照了几张照片发给自己看看。

  一看之下,陈金平慌忙连夜连晚的赶过来。

  实地现场走一圈看完,陈金平都是懵逼的。

  自己的伙计是二把刀,但自己又何尝不是?

  于是乎,陈金平拍了些照片和视频传给了鼎鼎大名的吴佰铭。

  恰好金锋要找那件铜器,吴佰铭就把金锋当做吴家的伙计推荐给了陈金平。

  到了楚老头的家里,陈金平作为游客早在上午就通过陆路进驻这里。

  当天晚上的时候,吴佰铭也从豫州赶到了这里。

  四方人马全部汇拢。

  镇子上虽然家家户户都是渔家,但闲时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起了渔家乐,接待那些过冬的游客和观鸟的记者们。

  毕竟古庙岛可是鄱阳湖的十大观鸟圣地之一。

  楚老头没本钱开不起渔家乐,往些年就只接待一下散客,包吃包住还包导游,也有点进账。

  金锋几个人进驻楚老头家里,并没有引起

  请收藏:https://m.wp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